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记录
看热讯:乡村字典||麦
来源:顶端新闻     时间:2023-05-23 21:47:03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| 麦 |

胡天翔

插图:蒋静静

我家有十亩地。北地五亩,东地也是五亩。十亩地,一亩种了油菜,九亩种了麦子。薅了东地的油菜,拖磙碾好晒场,又要收麦了。先收北地的麦子。边割边拉,四把镰刀忙了一天,收的麦子不到两亩。说是四把镰刀,我十二岁,妹妹十岁,两个孩子能出多少力呢?割麦累得母亲腰酸背疼,拉麦靠父亲装车架把,就连黄牛拉架子车也比我出的力多。忙了三天,北地的麦子才割完。我牵牛,父亲驾把,母亲用叉子推车,最后一架子车麦子拉进晒场,太阳已落到树梢了。母亲说:“早上天气预报说没雨,要不麦秆不垛了。”母亲还望着北边说:“他家的麦杆都在场里堆着。”北边是田大河家的晒场。父亲往北看了看,说:“人家的麦子已经晒两个日头了,明天就能打场了,咱不能和他比。”父亲还说:“明天咱还要割麦,怕变天,还是把麦秆垛起来吧。”垛垛也累人,先歇一歇。父亲燃了一根烟,一口接一口地抽起来。母亲让我进看场的棚子里拿收音机,再听听天气预报。在收麦的的日子,收音机就是晴雨表。虽然,有时候收音机预报的并不准。收音机预报说没雨,父亲还要垛垛。把架子车扣到麦垛上,我踩住它爬上垛。父亲和母亲一叉接一叉地把麦子甩上垛,我在垛上走来走去,一脚脚地踩实了麦秆。麦子垛完,星星已长满了夜空,如宝石闪着光;站在高高的麦垛上,我觉得抬手就能摘下一颗。垛好麦子,母亲牵着牛,父亲拉着架子车回家了。我躺在棚子里的床上听单田芳说《三侠五义》。父亲吃过晚饭才来换我。听完评书,父亲没来,饥饿的感觉却来了。我拽了一把麦穗,揉碎麦芒,吹去麦壳子,把一粒粒饱满的麦子塞进了嘴里。新麦的清香却让我更饿了。出了棚子,我站在地头向村里望。村东的树林里隔一会儿就亮起一束光,那是打着手电筒来看场的人。那些光往别处去了,不是父亲。九点多,父亲才打着手电筒,胳膊上搭条毛毯来了。我们家的狗——阿黄也跟着父亲来了,它绕着我的腿转来转去,给我打招呼。循着路的白光,我向村里走去。阿黄也跟着我回家了。它一会儿跑到前面,一会儿跟在我屁股后面。走到树林里,迎面过来了一束光。那束光照到阿黄,一个孩子的声音说:“狗。”阿黄一下子就蹿走了。那束光落到我的脸上,刺得我捂住了眼。一个大人的声音说:“小华,别瞎照!”是田大河和他儿子田小华。他们也是来看场的。我不想理他们,径直往前走了。因搭地边,我家和田大河家有过纠纷。去年夏播,父亲先耩的豆子,田大河后耩的玉米。田大河竟把我家的豆子翻了出来。父亲和田大河评理。田大河说父亲没留地墒沟,父亲说田大河不该多耩半耧地。说着说着,母亲和田大河的媳妇刘小娥吵起来;吵着吵着,父亲和田大河差点打起来,幸亏村里人拦住了。从此,两家人见面都不说话。到了家,饭在锅里留着。两个馍,半碗炒茄子,一碗黄豆稀饭,一阵狼吞虎咽,我把它们都装进了肚子里。给牛拌了草料,母亲和妹妹在堂屋里睡了。给阿黄扔了半个馍,我把院子的门锁上了。我睡在过道的西屋里。往床上一躺,我一会儿就睡了。夜里,我正做梦割麦哩,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拍打院门。从床上坐起来,我听见有人在喊:亮子!开门!亮子!开门!是父亲。打开院门,才发现下雨了,院子里都是水,雨滴噗噗哒哒落在屋瓦上。父亲进了屋,身上湿漉漉的。脱了湿衣服,拿毛巾擦去身上的雨水,父亲裹着毯子睡了。父亲咋回来了?下雨了,棚子漏水?父亲睡了,我也不好问。吹灭灯,我躺在父亲的脚下睡了。是一场阵雨,一会就停了。挨着父亲,我感到父亲的腿凉凉的。清晨,太阳出来了。母亲已知道父亲夜里回来了。吃早饭时,母亲把馍筐放到桌上,说:“夜里咋回来了?是不是棚子漏水?”父亲拿起一个大馍,说:“不是棚子漏水,是给大河家垛垛。”母亲停下叨菜的筷子,看着父亲说:“给他家垛垛,你忘了他咋耩的地了?”“你看你,那是一场的麦子嘛!夜里雨来得急。一刮风,大厂、铁头都去了,还没垛完,雨就下大了。”父亲说。其实,母亲也不是真责怪父亲,不过是发点牢骚。吃过早饭,母亲把父亲的湿衣服扔在水盆里,洗了、晾了。拿着镰刀去东地里转一圈,父亲回来说:“麦地里粘脚,歇一天,明儿再割麦。”说是歇一天,屋里的活也不少。找出一大卷破化肥袋子,母亲拿针线补袋子上的窟窿。把牛从圈里牵出来,父亲拿起铁锨和粪箕子清理牛粪。我和妹妹也被母亲分了活,捡黄豆种里面的瘪豆子。收罢麦就该耩豆子啦。父亲刚清完牛粪,阿黄却在院门口汪汪地叫起来。田大河来了。田大河从镇上买了两瓶白酒,杀个公鸡,喊父亲去他家喝酒。田大河说:“一民哥,大厂、铁头都去了,今天下不了地,干不成活,咱们喝两杯。”父亲说着不去不去,田大河还是连推带拽地把他拉走了......又是个晴天了,还是四把镰刀,东地的四亩麦子一天就割完了。我和妹妹都没割麦,帮忙的是田大河和他媳妇刘小娥。(原刊2018年6期《百花园》,2018年14期《微型小说选刊》,获2017-2018年度河南省小小说学会双年奖)
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-2022学年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语文试题
7.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A.小说开头紧扣题目介绍“我”家麦收情况,“我”和妹妹年龄小,所以一家四口忙了三天,九亩麦子才收了五亩。B.父亲担心变天,所以虽然很累,还是垛起了麦秆,这样为写他在晚上看场遇雨时给田大河家垛麦子作了铺垫。C.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,插叙有关内容,以对人物语言、神态、动作、心理和相关场景的描写展开故事。D.小说写“我”饥肠辘辘、一家人即使不割麦也要忙个不停、田大河帮“我”家收麦等,意在表现农村生活的艰难。8.请结合文本,分析田大河的形象特点。9.小说以“收麦”为题有怎样的作用?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。
参考答案
7.D8.①有点自私,看重土地:田大河把自己家的一垄玉米耩到了人家的地里,还说人家没留地墒沟;②死要面子,耿耿于怀:和“我”家差点打起来,闹矛盾以后,不和“我”家说话;③受到感动,知恩图报:父亲给田大河家雨中垛麦子,田大河买酒杀鸡感谢,又帮助“我”家收了余下的四亩麦子。9.①提供环境:点明故事发生在农村麦收的典型环境,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;②点明线索:“收麦”是全篇的线索,“我”家难于收麦、父亲帮助田大河家垛麦子、田大河家帮助“我”家收麦的情节均与“收麦”有关;③凸显主题:“我”家和田大河家都曾面对收麦的困难,互帮互助则共渡难关,突出了乡邻之间善意助人、和谐相处的主题。
【解析】
7.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。D.“意在表现农村生活的艰难”错误。“田大河帮‘我’家收麦”是为了表现乡亲之间和谐相处、互帮互助才会使生活更美好。故选D。8.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。由“去年秋播,父亲先耩的豆子,田大河后耩的玉米。田大河竟把一垄玉米耩到了我家的地里。父亲和田大河评理。田大河说父亲没留地墒沟,父亲说田大河不该多耩半耧地”可知,田大河把自己家的一垄玉米耩到了人家的地里,还说人家没留地墒沟,可见他有点自私,看重土地:由“说着说着,两个人吵了起来,要不是村里人拦住,还差点儿打起来。以后,路上见了面,我妈曾主动和田大河说话,他却不理不睬”可知,田大河和“我”家差点打起来,闹矛盾以后,不和“我”家说话;可见他死要面子,耿耿于怀。由“父亲拿起一个大馍,说,不是棚子漏水,是给大河家垛垛,身上全湿了”“田大河从镇上买了两瓶白酒,又杀了只公鸡,喊父亲去他家吃午饭。……父亲说着不去不去,田大河还是连推带拽地把他拉走了……”“我和妹妹都没有去割麦,帮忙的是田大河和他媳妇刘小娥”可知,父亲给田大河家雨中垛麦子,田大河买酒杀鸡感谢,又帮助“我”家收了余下的四亩麦子,可见他受到感动,知恩图报。9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。由“我们边割边拉,四把镰刀忙碌一天,收的麦子还不到两亩”“第三天,把最后一架子车麦子拉进晒场,太阳已落到树梢了。母亲说,天气预报说没雨,要不麦秆不垛了吧。母亲还望着北边说,他家的麦秆都在场里堆着”可知,“收麦”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,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由“当时我十二岁,妹妹十岁,两个孩子能出多少力?割麦累得父亲、母亲腰酸背疼,忙了三天,才割了五亩麦子”“父亲拿起一个大馍,说,不是棚子漏水,是给大河家垛垛”“我和妹妹都没有去割麦,帮忙的是田大河和他媳妇刘小娥”可知,“我”家难于收麦、父亲帮助田大河家垛麦子、田大河家帮助“我”家收麦的情节均与“收麦”有关;“收麦”是小说的线索。由“母亲说,天气预报说没雨,要不麦秆不垛了吧。母亲还望着北边说,他家的麦秆都在场里堆着。北边是田大河家的晒场”“我们边割边拉,四把镰刀忙碌一天,收的麦子还不到两亩”“当时我十二岁,妹妹十岁,两个孩子能出多少力?割麦累得父亲、母亲腰酸背疼,忙了三天,才割了五亩麦子”可知,“我”家和田大河家都曾面对收麦的困难,互帮互助则共渡难关,突出了乡邻之间善意助人、和谐相处的主题。
标签:
相关推荐
最新推荐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