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北京7高校联合发布招生信息(引题)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高招政策持续利好,考生成才路愈发宽广(主题)
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裴宸纬 沈唯
高考在即,各大高校的招生政策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之一。
日前,北京交通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7所北京高校,举办高考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,发布高考招生信息,全面解读了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、优势专业、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招生咨询活动方案等。这7所高校均为教育部属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综合实力强劲,行业特色鲜明。
“新增6个招生专业和4个双学士学位招生项目,高考改革省区普通类专业录取实施零调剂”“继续实行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不变,允许大类分流后二次申请转专业”……记者通过梳理这7所高校的招生政策,发现招生政策越来越利好考生,考生成才成长路径越来越宽。
培养方式更贴合社会需求
在此次7所高校联合发布的招生政策中,跨学科培养被多所高校频频提及。如北京化工大学选拔成立20余个学科交叉班,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科研能力;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以“岐黄国医”为代表的“长学制”教育体系,探索“中医+”“+中医”“中西医结合”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;北京邮电大学实施跨学科融合创新的ICT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。
“目前,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所需。”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向记者表示,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尤其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,因此需要建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,打破学科壁垒,促进学科深度融合贯通。
“与此同时,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,提高毕业生对于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,使其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中所需的技能,而且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。”陈伟说。
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皓对此也深有感触。他认为,培养跨学科、交叉型的人才,实际上更加贴合当下社会的实际需求。“传统专业人才培养往往一个专业只培养一类人才,但现在很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,需要学生具备多元化的专业背景。许多交叉学科是在时代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。”
近年来,一些“长学制”的专业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,今年也有不少高校的招生政策中提出了“长学制”的专业培养模式。如北京交通大学2023年詹天佑“3+5”本博直升试点班继续通过高考直接招生,持续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;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开设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“元班”,2023年增加招生计划100人,并面向绝大多数省份招生。
王皓表示,开设“长学制”是根据具体的专业需求来制定的。而且近几年学校对很多新生和家长进行了调研,发现超过90%的家长和学生希望学生本科毕业以后能进行深造。但他同时强调,这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考察也很严格,要求学生本科阶段要把基础学扎实,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。
专业选择更注重以人为本
除了跨学科培养、“长学制”设置,各大高校在专业的分配和优化上也“煞费苦心”。为了让专业更具有吸引力,同时也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,近几年许多高校一边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,一边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开设新专业。如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将新增“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”专业,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。
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生时充分考虑考生的志愿填报意向,根据各地招生情况,推出了多种专业不调剂政策,并在学生入校后实行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,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如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招生继续实行宽松的转专业政策,允许大类分流后二次申请转专业;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本科普通批次有附条件零调剂和保志愿政策……
王皓认为,专业不调剂实际上更人性化,如果强制性地让学生学一个不喜欢的专业,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。“本科的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深造或就业的方向,甚至可以说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。因此把学生强行安排到他不喜欢的专业是没有必要的,专业不调剂是出于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考虑,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负责。”
陈伟也表示,这种更加人性化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,对学校本身和专业学科的建设也有很大益处。“招生录取时不调剂、入校后转专业放开等政策和举措的实施,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选择的机会,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特长、爱好以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,调动学生学习和报考的积极性;另一方面,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。”
- 中日韩固态电池布局大PK
- C同星科技:连续3日融资净偿还累计669.26万元(05-31)
- 格灵深瞳(688207)5月3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594.97万元
- 【独家焦点】北京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 引导有意愿人群主动参与戒烟
- 【焦点热闻】中秋节的风俗作文怎么写_中秋节的风俗作文
- 【世界新视野】快讯2023-06-01 04:29:54
- 凹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图_凹凸透镜|当前报道
- 云南大姚:光伏板下种红薯 农光互补助增收|当前动态
- 明度的力量:色彩中的视觉效果、情感表达与意义传递【P1-L1】_百事通
- 每日快讯!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无机物通俗讲_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无机物
- 新疆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工
- 如何拯救房地产?丨李宇嘉地产笔记
- 今日最新!绿色化学_绿色化学论文
- 当前焦点!跨越30年,肖战、李沁追寻“梦中的那片海”
-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h_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
-
神舟有新知丨增强现实技术+陆空多机位 神十六发射精彩画面是这样拍摄出来的|快播报
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、朱杨柱、桂海潮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空间站应用与发展
-
总台“桂”观|不负春华 不耽农时 播报
万物竞发向春来,繁花似锦“桂”先知。这是个实实在在的春天——八桂儿女重实效、强实干、抓落实,从...
-
张于喆: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
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,强调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构建新一代信息...
-
算好保护生态环境这本全局账 全球即时
根据这一实际,坐落在该区域的昌吉高新区积极承担主体责任,算全局账、算长远账、算综合账、算民生账,努力
-
庆阳华池县累计发放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资金152.56万元 世界新资讯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据陇东报报道(通讯员雷彩利、张金楠)今年以来,华池县优化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动态...
-
全省“家家幸福一元捐”善款发放仪式在麦积区举行 每日快讯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新天水·天水日报记者张彬霞5月31日,全省“家家幸福一元捐”善款发放仪式在麦积区举...
-
清水县远门镇:金色产业里的新希望 速看料
时下正值万寿菊移栽的黄金时期,在远门镇远门村万寿菊移栽现场,村民们正忙着挖坑、栽苗、扶苗、培土、浇水
-
天天微头条丨平凉市崆峒区开展“逐梦起航·关爱成长”检察开放日活动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(西北角·中国甘肃网记者程健)一本本精美的图书、一个个漂亮的书包、一张张灿烂的...
-
朐阳门拆迁 朐_独家焦点
今天来聊聊关于朐阳门拆迁,朐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朐阳门拆迁,朐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
-
马拉松的精神翻译 马拉松的精神|世界速读
今天来聊聊关于马拉松的精神翻译,马拉松的精神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马拉松的精神翻译,马拉松
-
地评线丨银川述评:整治“培训贷”,严管重罚不可少 当前消息
随着毕业季到来,大量毕业生步入社会,求职需求也越来越多。有一些机构盯上学生们的钱包,以“包就业”...
-
地评线丨银川述评:学生一举一动都要被打分?
如今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,已经可以用软件进行量化打分评比了。在一款名叫“班级优化大师”的软件中,老...
-
天天百事通!李国瑞:奔走在基层一线的法律明白人
李国瑞(居中)到居民家中入户。看似平凡的事情,日子久了,做得多了,自然会变得不平凡。作为社区网格员,
-
【环球新要闻】一季度我市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21.73亿元
银川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业务服务。今年以来,银川市税务局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,着力解决好
-
李国瑞:奔走在基层一线的法律明白人
李国瑞(居中)到居民家中入户。看似平凡的事情,日子久了,做得多了,自然会变得不平凡。作为社区网格员,
-
中日韩固态电池布局大PK
5月,固态电池消息层出,引起热议。首先是CIBF期间,马车动力首次展出了25Ah硫化物全固态电芯、硅基高能量
-
《网络奇兵》原版vs重制版对比视频:改变巨大 今热点
《网络奇兵:重制版》现已推出,网络上已经有爱好者整理出这款重制版游戏与94年原版游戏的对比。对于初次接
-
截至2022年底 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467.1万名 全球新资讯
今天(6月1日),全国少工委发布中国少年先锋队统计简报。
-
孩子活泼好动坐不住是多动症吗?专家提醒:多动与好动不同需及时就医
学龄期的孩子,有的活泼好动,就连上课也坐不住,精神无法集中,这是好动还是多动?为什么患多动症的多是男
-
【独家】孩子活泼好动坐不住是多动症吗?专家提醒:多动与好动不同需及时就医
学龄期的孩子,有的活泼好动,就连上课也坐不住,精神无法集中,这是好动还是多动?为什么患多动症的多是男
-
天天观焦点:兰州市榆中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周边电子秤专项监督检查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(通讯员兰蓉记者李莉)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进一步加强辖区校园及周边社
-
酒泉金塔:戈壁中崛起“蓝色海洋”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(通讯员王萍记者高慧霞文 图)5月31日,记者走进金塔县中电建30万千瓦光
-
华亭:提“颜值”村子如画 鼓“腰包”村民和美
微风习习、阳光和煦。初夏的华亭市马峡镇双明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躁动,处处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一条条巷
-
讯息:甘肃省2023年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全面启动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5月31日上午,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、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举行2023年甘肃省
-
环球短讯!6月3日去兰州市图书馆听考前心理解压“真经”
中国甘肃网6月1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(奔流新闻·兰州晨报记者杨亮)为帮助考生调整心理状态,缓解备考压...
广告
X 关闭

1、青州十大必买特产青州特产有青州柿干、青州蜜桃、青州银瓜、青州敞口山楂等。青州位于山东省,优质的地
广告
X 关闭

(相关资料图)近日,不少地方迎来疫情大考。由于快递、外卖运力不足,加上药品断货、抗原检测试剂脱销等,不...